【洈水记忆16】洈水“三老”记|黄浩然
洈水“三老”记
文 / 黄浩然
二〇一八年十月一日,是伟大祖国六十九岁生日。举国欢庆的时候,我们洈水人也迎来了洈水建库六十周年的纪念日。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因为父母都在洈水集团工作的便利,我有幸采访了当年参与水库大坝设计、测量、建设,后来担任过洈水工程管理处党委书记、处长,号称洈水水库建设“活地图”的廖新权老爷爷,深入了解了这座伟大的水利工程光辉的历史,探寻当年水库建设者的奋斗历史。
(作者和廖新权爷爷)
廖爷爷生于1935年,今年已83岁高龄,鹤发童颜、和蔼可亲。这位伴随洈水水库建设、管理、运行,为洈水水库建设奉献了一生的老前辈、水库的功臣,德高望重,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的建设历程,如数家珍、往事历历在目,也把我带入了那个特殊年代。
为治理跨越湖南、湖北两省三县的洈水流域“洪涝、干旱、血吸虫”三大危害,省委、地委领导决定上马洈水水库工程,1958年9月开工建设。廖爷爷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了工程设计、测量、施工建设,洈水水库是一个“民办公助”的工程,主要依靠松滋、公安和湖南澧县人民群众自身建设、自力更生,国家适当补助。没有大型机械,主要靠老百姓肩挑背驮、手推车,加之当时遇上三年自然灾害,粮食极度缺乏,生活十分辛苦,住工棚、吃自带粗粮,而体力劳动强度又十分大,许多百姓挑着挑着就倒在了建设工地上,很多群众为水库建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记录在案的就有几百人。即使这样,人们依然无怨无悔,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国家资金只是引导资金,根本无法支持这个庞大的工程,所有资金、粮食包括工具只能由民众自行筹备。是什么在支撑他们?是家乡“三灾”肆虐,是三年自然灾害的食不果腹,是那个国家百废待兴的年代。正是这些普通的劳动大众用自己的汗水甚至生命铸就了这座巍峨的大坝。
(建坝时的石碾)
廖爷爷十分谦虚,不过多谈论自己的经历、贡献,倒是十分动情地跟我回忆起当时两任指挥长查远澄和贡福珍两位老前辈,说他们对洈水的贡献是最大的。廖爷爷回忆,当年他们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建水库当成自己的事,勤俭节约办大事,做到了人尽其力、物尽其用,形成了现在的“团结奋进、改革创新、科学管理、实干兴库”的洈水精神。
原松滋县委书记、洈水初建时任政委后任指挥长的查远澄同志,依靠群众、作风民主,从抓勤俭节约入手,强化管理,建章立制,筑牢防腐堤,奠垫了洈水科学管理的根基。这位老前辈,后来调任松滋县领导,晚年回忆起当年工程建设,仍对那些饿死致残在洈水大坝工地的群众念念不忘,题写水库志时说“为洈水工程而英勇牺牲的干部、民工永垂不朽!”并要求将自己的遗骨埋在洈水,与那些牺牲的战友们同眠在水库大坝边的山上,日夜守望这座用汗水与生命铸就的水库大坝。他们早已将自己的毕生的精力、信仰、生命与洈水融为一体,视洈水象自己亲手抚养长大的婴儿一样。
贡福珍老前辈,1958年工程上马时担任指挥长,与群众同劳动,帮助民工推土拉车,群众自发赞颂“过去的县长坐花轿,而今的县长把土挑”。建库后回洈水主持工作,带领干部职工植树造林,定任务每人每天挖一个一立方的土坑栽树,自己带头执行请大家监督,同十年如一日,使“秃山”“荒山”披上了绿装,彻底改变了库区的面貌。
廖爷爷虽然不愿多讲自己的贡献,但我在洈水水库志上也查到了老爷爷的事迹。廖爷爷可不简单呢!年轻时作为技术工程师参与了水库大坝的测量、设计、施工建设,吃住在工地;后来担任水库处长、书记,身体力行,抓管理、抓经营、带队伍,80年代末至90年代,带领洈水水库连续三届获得全省大型水库经营管理第一名的好成绩,使洈水水库的美名全省传扬、全国水利界知名,也将水库的管理达到巅峰。
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的洈水建设者,我们才能看到今天的洈水大坝巍峨壮观、工程管理有序、周边绿树成荫。置身其中,仿佛世外桃源。如今游客如织,国庆节期间各地往来游人排成长龙,他们都对这座旅游圣地赞不绝口。
听完廖爷爷生动地讲述,看着窗外这美丽的风景,我暗暗下决心,一定努力学习,增强本领,当好洈水建设和发展的接班人。
(作者系松滋市实验初中七(8)班学生。)
推荐阅读: